毕业3年换了4份工作,分享一段传奇的职场经历

2020-04-14 18:09:32 分享类别: 转载 访问量: 2111
导读 0……

E公司  

         E公司每隔两三年招一批管培生。我们那一年,整个亚太区招了8个。作为管培生,深得高层的厚爱。当时我直接汇报给大中华区销售总监,他亲自带我,轮岗了一年,亚太区总裁亲临听我们答辩,蹩脚全英文presentation,当时感觉自己很风光。

         就在轮岗快结束的时候,公司被另一家美企收购了,组织架构调整,我没能按照预想成为销售,做了技术支持。于是就像放羊一样被安置在一个大客户厂里,每天不用去公司上班,天天去客户产线干活。轻松的时候可以和同事白天出去玩,被投诉的时候在客户生产线干活36h的活。那种活,真的是一线工人做的活。

        就这样混了半年,除了收获了一线工人的辛苦体验,其他方面没有收获,感觉实在是浪费时间,于是决定离开。从我计划离开到最后成功,经历了半年,这半年,民企外企都去面试过过,药代也面过。直到收到我心仪的offerD公司。

D公司

        D公司属于那种逼格特别高的外资企业,产品有竞争力,企业文化超棒,基本上是那个产业里全球最好的公司了。当时面试了六轮,HR,HRBP,line Manager,大boss,欧洲总部的两个老外,据说当时我最后击败了一个学历履历和表现力极其优秀的小伙。

        进去后才发现同事学历履历都很牛,我在的团队有一半是博士,慕尼黑工大,清华复交,还有很多我叫不上名字的海外学校。说这么多,就是想说D公司确实是一家牛逼的公司。我在D公司仍然做技术支持,但更加商务。

        对内基本上每周都要和老外开会,对外,接触的客户是行业内全球最大的几家客户,接触的人都是级别非常高的人,所以D公司真正培养了我很多方面的能力。

        在我加入D公司半年后,我的line manager离职了(他是我见过综合能力最强的人,没有之一),然后我直接汇报给亚太区老大。工作一年左右,公司开始出现不同派系的斗争。我不幸被卷入,然后被迫站队。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回忆,整天根本无心工作。

        公司的人都蹑手蹑脚,谁和谁说话都会有顾虑和猜忌,工作已经完全变成了对人不对事。楼主也得罪了一些人,又不愿意特别靠近另外一些人。那段时间真的很难熬!

        当然,让我做决定离开的不是因为难熬,而是因为一次出差,我和同事M先生一起去外地出差,M先生年轻有为,交大硕士毕业后去了一家很大的民企做了五年销售,然后跳到一家创业企业,三年做到副总。后来这家公司被我们部门收购,于是成为了同事兼好友。正是那次出差的谈话,让我真正去想未来十年的职业规划。我想了两个月,过了个年,终于想明白,我要尽快转销售,时不我待。

K公司

        D平台很好,我很快同时收到了三个offer,都是不错的公司,我决定去K公司,一家世界五百强美企,于是提出了辞职。这时候,我的同事C先生早我一个月离职了,他去了一家德国公司做中国区销售老大去了,多次邀请我去做大客户经理,汇报给他的属下。

        同时,之前启发我的M先生深夜开车到我家,建议我跟着他朋友一起做一个新产品,他朋友是一家民企的总经理,他们开发了一款新产品,急需推向市场。后来考虑到行业问题,我都拒绝了。我那时候只考虑两件事情,第一转销售,第二选个长期奋斗的行业。

    在我离去K公司入职还有两周的时候,我的朋友给我推荐了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T公司,一家世界五百强美企。岗位是做大客户经理,负责另外两家世界五百强汽车零部件公司。我当时极其纠结犹豫,最主要是在考虑行业,因为我不想再频繁换行业,以至于没有积累。

        K公司已经等我四个月了,主要做的客户是半导体和制药,也是很不错的行业。在经历了一番各种咨询,各种考量后,我最终拒绝了K公司。我之所以去T是因为当时觉得汽车行业发展可能更好!当然也有虚荣心作祟,因为那份工作看起来高大上,薪资高,title高,公司知名度高。

T公司

        后来我去了T公司,终于如愿以偿做上了销售。我等了三年多,内心无比期待。我在T公司做完第一个月的时候,我基本上了解了工作内容,和我之前想的大相径庭。一方面,这个岗位是以项目销售为主,需要懂汽车行业的项目管理,而我从第一份工作开始,所有的工作逻辑都基于材料行业的。我感到极其吃力。另一方面,这个岗位根本不需要开拓新客户,只要把两个大客户维护好就OK了,而我是想做新业务开发拓展。

        所以,我开始在犹豫要不要及时调整方向。我在T公司认识了一个好兄弟,我们俩惺惺相惜。在他的鼓励之下,这次我没有犹豫很久(不久后他也走了,他是个传奇,创业失败了回来工作了)。想好之后,我立即联系了K公司。K公司最开始对我的决定表示担忧,因为我曾信誓旦旦地说过为什么我没有选择他们。HRBP让我深刻反思了这段经历,但仍然给我机会让我再去他们那里聊一聊。

最终的回归

        其实在这个期间,K公司一直在招人面试,只是老板没有找到合适的。我后来又去了K公司,那天正好是T公司的新员工培训,其实觉得自己挺好笑的,上午还在接受T的企业文化培训,下午就背叛了它。K公司老板仍然对我很是欣赏,当场给我定了入职时间,他现在是我的老板。

        我现在在K公司工作,这份工作看起来不算高大上,做得产品也不太有技术含量。其实,会有一些心里落差。但它确实带来了我想要的成长。我每天都在学习新的知识,从基本的销售技巧,像professional sales skill,像challenger sales,每天也都在积累新的技能。这是我毕业以来最满意的一份工作,老板在试用期结束后,给我的评价是outstanding。其实很多朋友,一听说我从D公司出来,去了T公司,然后又去了K公司,不很理解。其实公司的好坏是一回事,个人在公司的发挥空间是另一回事。只有自己知道最需要什么。

总结这段经历

        第一份工作做了一年半,第二份一年半,第三份两个月。其实在我每一次决定离开的时候,三家公司的大老板都出来挽留我。承诺给我涨工资,承诺给我调岗位,甚至承诺给我换line manager。我都很感动,因为我感到自己被认可。尤其让我感动的是曾经和我共事的同事(资历很深)也给我信任。

        我想我做最大的优点应该不是聪明,而是靠谱,勤奋吧!我在换工作的面试的时候,也遇到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你频繁换工作。每次我都坦诚以待,我把真实的情况告诉了他们。我换来的不是质疑,而是让他们相信和放心。

        在这几份工作中,我还有一点极其深刻的体会。我的第一份工作,第二份工作,还有短暂的第三份工作,我都极其顺从。我和老板保持了很大距离,对老板的要求言听计从。我几乎没有challenge过一次老板,甚至连心底的看法都很少表达,只是完全服从老板的安排。

       但来到K公司我彻底变了,我不再惧怕老板的威严,我会直接给老板建议,甚至直接会和他讨论一些商务决策。这种变化是潜移默化,也是必然的。因为前三份工作,我患得患失,怕这怕那,唯有服从。其实到现在我才真正体会到,年轻人千万不要怕犯错,不要怕出丑,不要怕发表观点。要积极主动,更要和老板保持很好的沟通,也要举一反三,有自己的独立思想,要学会讨论,而不是一味地言听计从,这样才能赢得老板的信任,也能告诉老板你的底线在哪里。

分享几点经验

        1、每个人都要尽快想明白自己的职业规划,尽早调整方向。而不是明知道不合适,还将就度日,浑浑噩噩。

        2、每个人的经历和体验都是独特的,不要被大众的所谓经验迷失了眼睛。很多人也是道听途说,然后妄加评论,就像自己经历过一样。我觉得没有一种成功,也没有一种失败是可以copy的。

       3、所有的技巧,所有的花样都抵不过最核心的原则和价值观,人品正是根本。不然都是自以为是的小聪明。

       4、改变会带来新的生机,有些时候只有走在错误的路上,你才知道什么是正确。

还可以输入300 讨论区:
评 论